按照李咎的设计搭建的小平房很快就竖了起来。
县城里没什么新闻,四邻八里的街坊听说几个济贫处在翻修房子,都跑来看热闹。
起初他们是充满同情的:这些可怜巴巴的人,总算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了。
紧接着变成了嫉妒:几时城里又多了个大善人,给这些穷鬼一天做三顿饱饭!那几个身强体壮做重活的人,还能吃上肉!要知道一般的温饱人家,也就逢年过节能切一块肉摆着,摆到实在要馊了才舍得吃!
再变成了好奇:他们拿来盖房子的灰泥巴是什么东西,怎么和常见的黏土不一样?
同一时间,染织陈盘下了店铺,取名叫“柳记货行”,码头和车马行到店铺的道路也开了工。这边都是牙行帮忙搜罗来的短工,干活速度比济贫处快。加上铺设道路不比建房子麻烦,建房子又是刨地基又是搭骨架再一层层往上砌,而修路可以一段一段地来。
第一天他们挖好排水系统,第二天就下了路基,给一小段路铺上了水泥,于是水泥的优势性能很快就在人群中传开了。
人们好奇地打量着被圈出来等待晾干的水泥路,或者在已经干透了的地方悄悄踩几脚,然后互相分享心得:“你听说了吗?那个柳记货行啊,卖的什么水泥,只要兑上水,和沙子石子儿一拌,摊平了用稻草盖着晒,没几天干透了,就是硬硬的平平的,仿佛大石板子一样呢!”